意识形态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为重点的综合教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根本。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思想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转型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进社会信息快速流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意识形态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意识形态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理论品格。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总结其当下状况、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认同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历来视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要敌人,企图通过“和平演变”西化中国。尤其是进入21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借着当代全球化的背景和信息化的条件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试图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力量向中国全方位渗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且这种渗透在当代科技发达的条件之下教育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教育传播手段,把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民主观、人权观、以及生活方式推向中国青年,以催化在中国内部滋生出“西化”的力量,弱化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分化中国,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认识和领会通过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对于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也起着积极的意义。

